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Street is Art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{{ 'product.set.open_variation' | translate }}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NT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訪談企劃#6 – ZEIT時間





我們在來自西方的塗鴉文化中,學習了26個英文字母的無限組合和變化的可能性,塗鴉文化在世界各地都生長出了屬於當地的樣貌,也不乏將塗鴉技法運用到自己的母語文字的寫手們。在台灣早期就有許多的先驅,運用塗鴉的基礎,用Wildstyle、3D字體、straight letter、handstyle等等來表現中文字的塗鴉。近年在中國崛起的中文寫手,更是給塗鴉風格武林開拓了不少新戰場。

因為工作關係,今年年初到了中部一趟,正好利用這段「時間」和正好待在台灣的「時間」碰了個面。


時間是中國非常有風格的中文寫手,光是「時間」這個詞就非常具有詩意,字體不修邊幅,但也看得出一氣呵成。難得的機會與大家分享「時間」對於塗鴉的觀點。






"時“

(以下 M代表Mess-age代表Zeit時間)

 

M:這樣聽得到嗎?


時:可以可以,你要不要先聽一下背景音。


M:這樣應該可以!

 

M:可以先自我介紹一下。


時:我是Zeit,中文是時間。


M:那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塗鴉?是什麼因緣際會之下開始?


時:我之前在澳洲生活的時候,大概是09年吧,那時開始玩塗鴉、接觸到塗鴉,因為墨爾本周圍有很多塗鴉,包括上下學的那個火車道,我生活的街區,然後我就開始接觸塗鴉。




時間早期作品,當時寫了Senk一陣子




M:當時塗鴉是有朋友帶你一起嗎?還是就靠自己觀察試試看。

時:剛開始就是高中的時候,有同學也在畫,然後就一起畫,後來我就認識到Semik,剛好也是泉州老鄉,都在墨爾本,我們就一起組隊,基本上那時候就是瘋狂的畫。

M:那你的名字是怎麼來的?


時:最早就想說我要取一個Z開頭的單字,然後剛好又選到這個詞Zeit,是德語的時間的意思,我覺得挺符合我的,我就用了它,其實也有點混淆身份的意味,到現在還是有一些澳洲人覺得我是德國人。



      

ZEIT


 
 

M:那是什麼影響你塗鴉的風格?


時:我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墨爾本有一種叫「Melbourne Style」,墨爾本風格,也滿偏向Funky這一類的字體,對我影響滿深的。然後後期,我就開始介入中文塗鴉,就我從小也有練一些書法,然後就從中文的字型裡面演變過來,做一些中文的字體。 


      

Zeit

 


 

 

時間補充:在墨爾本當地,有一個叫flies crew的團隊的東西影響蠻深,包括像Banos、Take2、Histo...然後這是一位叫Shem的墨爾本元老寫手,之前我住的地方剛好就在他的噴漆店附近,所以有空我就會拿著blackbook去找他聊天,看看有沒有什麼修改意見,flow的走勢,所以他對我的影響也蠻深。



2018


2016




M:那你在台灣看到的塗鴉環境,和你在澳洲或是中國看到的有什麼區別嗎?


時:我覺得台灣還是活力滿強的,做街的人就還是在做街,街上還是能看到很多作品。中國就少一點了,中國街上的東西比較乾淨。澳洲也分很多地方,就像墨爾本就真的是到處都有塗鴉,風格轟炸,比如說雪梨也是畫很多、布里斯本也很多,然後也分地方,比如說火車阿,看你在墨爾本的Yard可以待多久、然後布里斯本可以待多久,反正可能澳洲是最多的,然後台灣再來是中國這樣....如果按街上的作品量來講的話。


 


 


M:那你覺得玩塗鴉對生活而言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,因為有些人會當成職業,有些人會當成興趣。


時:我覺得是一個調味劑吧,就是想出去畫的時候就能出去畫,比較享受當下的快樂。


M:那,你如何兼顧工作、收入、家庭和塗鴉。


時:這個就是分開囉,彼此沒有比較密切的關係,但就平衡好就可以了。


M:因為滿多人都會很困惑,玩塗鴉到了一定年紀的重心要怎麼平衡。


時:對就看每個人的發展方向吧,有些人就是想當從塗鴉藝術家的方向去走,那他可能就會投入更多時間,但有些人就是當成生活的興趣,那就是有最好,但沒有也沒關係,但可能就慢慢地消失掉了。但有一些就是當成瘋狂的興趣,這可能是他唯一的愛好,然後就會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....,然後把工作跟生活分開這樣。 








時間不停往前進


      

M:了解,那塗鴉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?


時:我就覺得畫就滿開心的。 


M:有沒有想過,如果你今天不玩塗鴉,你會做什麼事情?


時:我不玩塗鴉....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(笑),塗鴉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我可以用塗鴉去做創作,可以用它來延伸更多的藝術方向,我在藝術方面用的媒介可以不單單只用畫筆,我還可以用噴漆,然後有一些想法可能是美術館裡面沒有的,我可以把街頭的趣味給他引到美術館來,它對我的藝術創作是有一定的影響。




 



M:可以介紹你的團隊嗎? 

時:現在我有在三個團隊,「FEK」就是遠東犯罪集團,有很多中國各地的寫手在這個團隊裡面,是我加入最老的一個團隊。另外一個是「STH」它是我在澳洲跟當地的一些朋友的團隊。然後「2G」是現在中國的團隊,就是比較多畫街,比較多Bombing的人,它成員也是世界各地都有,美國、中國、台灣,各個地區的都有。


M:可以給嘗試塗鴉的新生代玩家一些建議嗎? 


時:就是多畫多看、多看多畫。因為塗鴉你得要多在街上存在吧,如果單純只畫手稿的話,就沒有什麼意義了,可以去做一個設計師。我不知道台灣的狀況,因為中國很多寫手,都是從美院出來的,可能是設計師做塗鴉,或是塗鴉完之後轉去做紋身師,都會跟美術有關係。 


但澳洲就不太一樣,在澳洲很多人可能受街區的影響,就開始參與塗鴉,那些人可能都沒有什麼美術基礎。




"時"


ZEIT



 

M:那你有做過塗鴉教學嗎?


時:教學...我是有分享過,但是沒有做過教學。 


M:因為有的人可能會覺得,塗鴉應該要從路上看,很難說用教學的方式。 


時:也是兩方面啦,其實在每個行業都有,包括藝術,也會說藝術是教不出來的。那塗鴉如果有人能領你進去,會縮短你自己走彎路的距離,肯定要有一個人帶著你。 像自己研究flow,可能很難自己觀察筆劃要怎麼甩阿,可能甩不清楚,如果有人跟你說哪一個筆劃,它是跟著這個骨架來走,那就可以縮短比較大的時間距離。


那在中國,很多寫字的人不知道怎麼去選點,沒有街頭的經驗,可能這邊畫完之後,隔天就被刷掉了。我們在很多有經驗的寫手身上學到怎麼選點,他們通常在一個地方畫完都可以留到一年,或是更久的時間,都不會被政府刷掉。這滿重要的,如果有一個經驗比較老道的寫手能夠帶你走一段,你會比較輕鬆。 交流滿重要的,就是多看多畫多交流。






 

M:那你可以跟我們分享最特別、難忘的塗鴉經驗嗎?


時:有一次我在澳洲和我STH的隊友,去畫一個郊區的廢墟,但我們都不知道還有人在裡面工作,然後我們進去畫完之後就發現樓道那邊有音樂聲,我們其中一個隊友無聊就去繞繞,打開一扇門,結果門後有六個人穿著白色防護服,可能在整修或是收拾東西。隊友就直接衝下來,然後後面六個人追,然後我們就分頭跑掉。



沒有人知道這個廠房還有人在工作

      


 

剛進去畫的時候我們都覺得這個廠房好像滿乾淨的,可能剛剛廢棄不久,然後牆上還有一些「這個小偷要把我的自行車還回來」之類的標語,我們就覺得可能是廢棄了,但還有保全在那邊之類的,就覺得無所謂。

 

結果真的有人在裡面工作,跑出來抓我們,我們衝出去的時候,還有警察從反方向追我們,他們馬上打電話,警察來的非常快,基本上我們從圍牆翻出去走四五分鐘之後,就有警車迎面而來,也有可能澳洲沒有很多亞洲面孔畫塗鴉,警察問我們說「你們剛有看到三個人往這邊跑嗎?」,我們就說沒有啊...


結束之後,我們就在距離那邊一兩公里的操場集合,再去另一個地方畫。



續攤照片      

 


M:最後,塗鴉對你來說是什麼?


時:就是生活的調味劑。











快問快答:


M:你最喜歡的噴漆?


時:我覺得對我影響最深的,應該是澳洲一個叫做Export的工業噴漆。是澳洲本土的工業噴漆,澳洲人會拿來做一些效果,把那個頭旋轉,他的壓力很大,量又很足,在隨便的商店都能發現,不用特地去塗鴉店買。


M:就和我們的PP一樣。


時:對,但它比PP好用(笑)。因為我現在有做一些虛虛的線嘛,我最早的時候在澳洲也有用Export做那種感覺,我覺得它才有那種「噴漆的觸感」,會有那種散狀的東西出現。我之前一直做Funky style這種風格,他們一直說Don’t cutback,不要往回切嘛,強調保留那種原線,但是有一些地方,我還是會稍微修一下,像是厚度裡面,我也不是說Cutback,可能就像是畫完之後,我再壓回去。 


如果切的很乾淨...很多人都說我以前的東西就像打印的一樣,我覺得如果能保留更多噴漆的觸感,才能更有味道。就是你要畫的髒,你也得要有規律在。



 




M:平常去塗鴉,你會帶什麼噴頭? 

時:我一直都用NY FAT,因為它可粗可細。


M:那你最喜歡塗鴉的城市是哪一個?


時:到現在應該還是墨爾本,影響我還是很深。


M:有沒有最想合作的塗鴉人?


時:我覺得每個人都想合作,可以在不同的寫手上學到很多不同的東西。




 


 

 




這次很開心在時間離開台灣的前幾天,正好抓到機會訪談。


如果您喜歡這個企劃,歡迎多多分享🔥我們會持續挖掘不同領域的塗鴉人參與。


 

 



Mess-age studio & graffiti supplies Taipei


Instagram:@mess_age.taiwan_Taipei


Mess-age studio & graffiti supplies Kaohsiung


Instagram:@mess_age.taiwan_Kaohsiung


-----


Mess-age TV:Mess-age TV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b0vJJB5TP386DBVgRI9l6w

有任何疑問、合作機會,請不吝指教,來信至messagetaiwan@gmail.com